太夫人

词典解释: tài fū rén 1.汉制﹐列侯之母称太夫子。 2.后世官吏之母﹐不论存殁﹐亦称。唐韩愈有《祭左司李员外文》。宋政和间﹐曾以"太"字为对生者的尊称﹐令凡追封者皆去"太"字。见宋徐度《却扫编》卷上。国语辞典注音 ㄊㄞˋ ㄈㄨ ㄖㄣˊ  拼音 tài fū rén稱謂。舊時尊稱自己的母親為。▶ 《漢書.卷四.文帝紀》「七年冬十月」▶ 句下唐.顏師古.注:「列侯之妻稱夫人。列侯死,子復為列侯,乃得稱,子不為列侯不得稱也。」▶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請母親坐好,拜了四拜,又叫身邊隨從舊人及京中新投的人,俱各磕頭,稱『』。」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207页 第2卷 1463

词典名字:

太夫人

词典发音:

tài fū rén

国语辞典

太夫人 tàifūren

[offical's mother] 汉制列侯之母称太夫人,后来凡官僚豪绅的母亲不论在世与否,均称太夫人

太夫人已不幸。——《汉书·李文苏建传》

上书太夫人。——·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基本解释

太夫人[ tài fū rén ]

⒈  称谓。旧时尊称自己的母亲为太夫人。

《汉书·卷四·文帝纪》「七年冬十月」句下唐·颜师古·注:「列侯之妻称夫人。列侯死,子复为列侯,乃得称太夫人,子不为列侯不得称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请母亲坐好,拜了四拜,又叫身边随从旧人京中新投的人,俱各磕头,称『太夫人』。」

英语(old)​ dowager, old lady (title for the mother of a noble or an official)​

德语offiziell

引证解释

⒈  汉 制,列侯之母称太夫子。

《汉书·文帝纪》:“令列侯太夫人、夫人、诸侯王子及吏二千石无得擅徵捕。”
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列侯之妻称夫人。列侯死,子復为列侯,乃得称太夫人。子不为列侯,不得称也。”

⒉  后世官吏之母,不论存殁,亦称太夫人。 唐 韩愈 有《祭左司李员外太夫人文》。 宋 政和 间,曾以“”字为对生者的尊称,令凡追封者皆去“太”字。见 宋 徐度 《却扫编》卷上。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更兼那 纪太傅 每日上朝进署,不得在家。他家太夫人又身在内堂,照应不到外面的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太夫人

  • 汉制,列侯之母称太夫人。后来凡官僚、豪绅的母亲不论在世与否,均称太夫人。其官职,在家中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