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弟

词典解释: tài dì 1.皇帝尊其弟之称。国语辞典注音 ㄊㄞˋ ㄉㄧˋ  拼音 tài dì古代皇帝稱其弟為「」。▶ 唐.張說〈聖德頌〉:「處儲闈,有尚元子之德;居藩邸,有辭之高。」▶ 《新五代史.卷六二.南唐世家.李昇世家》:「五年,以景遂為;景達為元帥,封齊王。」或稱為「皇」。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210页 第2卷 1466

词典名字:

太弟

词典发音:

tài dì

国语辞典
皇帝尊其弟之称。
基本解释

太弟[ tài dì ]

⒈  古代皇帝称其弟为「太弟」。

唐·张说〈圣德颂〉:「处储闱,有尚元子之德;居藩邸,有辞太弟之高。」
《新五代史·卷六二·南唐世家·李升世家》:「五年,以景遂为太弟;景达为元帅,封齐王。」

引证解释

⒈  皇帝尊其弟之称。

《晋书·刘聪载记》:“僭即皇帝位……尊 元海 妻 单氏 曰皇太后、其母 张氏 为帝太后, 乂 为皇太弟,领大单于大司徒。”
唐 张说 《圣德颂》:“处储闈,有尚元子之德;居藩邸,有辞太弟之高。”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景》:“五年,以 景遂 为太弟; 景达 为元帅,封 齐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太弟

  • 太弟,读音tài dì,汉语词语,解释为皇帝尊其弟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