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
词典解释:
1.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区域
2.太阳系以外的所有宇宙
1.亦作“大空”。天空。
《关尹子·二柱》:“一运之象,周乎太空。” 宋 曾慥 《类说·梦中赋诗》:“ 张亶 熙寧 中,梦行大空中。” 明 王守仁 《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叶圣陶 《倪焕之》十四:“时时有一缕愁烦,象澄清的太空中的云翳一样,沾污了心的明净。”
2.天地之间;宇宙。
唐 韦应物 《咏声》诗:“万籟自生听,太空长寂寥。” 唐 元稹 《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火与风相射,名与成相灭,则四海九州,皆大空中一微尘耳。”如:太空飞行。
国语辞典
◎ 太空 tàikōng
(1) [the outer space]
(2) 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区域
(3) 太阳系以外的所有宇宙
(4) [sky]∶天空
时时有一缕愁烦,像澄清的太空中的云翳一样,沾污了心的明净。——叶圣陶《倪焕之》
基本解释
太空[ tài kōng ]
⒈ 天空。
引《三国演义·第三〇回》:「一霎时,火燄四起,烟迷太空。」
⒉ 地球大气外围以及其上的空域,称为「太空」。
近天外
英语outer space
德语Äther (S), Erdatmosphäre (S), Weltraum (S)
法语cosmos, espace, spatial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大空”。
⒉ 天空。
引《关尹子·二柱》:“一运之象,周乎太空。”
宋 曾慥 《类说·梦中赋诗》:“张亶 熙寧 中,梦行大空中。”
明 王守仁 《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叶圣陶 《倪焕之》十四:“时时有一缕愁烦,象澄清的太空中的云翳一样,沾污了心的明净。”
⒊ 天地之间;宇宙。
引唐 韦应物 《咏声》诗:“万籟自生听,太空长寂寥。”
唐 元稹 《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火与风相射,名与成相灭,则四海九州,皆大空中一微尘耳。”
例如:太空飞行。
网络解释
太空 (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
太空(英语:Space)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大气层空间以外的整个空间。物理学家将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海平面至9千米)、平流层(9~45千米)、中间层(45~80千米)、热成层(电离层,80~400千米)和外大气层(电离层,400千米以上)。地球上空的大气约有3/4在对流层内,97%在平流层以下,平流层的外缘是航空器依靠空气支持而飞行的最高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