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庙

词典解释

在江苏省南京市贡院西街、秦淮河北岸。原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称文宣王庙。南宋建炎时为兵火所毁,绍兴年间(1131—1162)重建,为建康府学,同时建科举考场贡院。元时改为集庆路学。明初为国子监,后改应天府学。清为江宁、上元两县的县学。现存建筑是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庙前以秦淮河为泮池,南岸有照壁。主要建筑有棂星门、大成殿、明德堂、崇圣祠、聚星亭等。六朝至明、清,世家大族多聚于夫子庙一带,素有“六朝金粉地”之称。建国后,经改造整理,现为南京文化活动中心之一。

词典名字:

夫子庙

词典发音:

fū zǐ miào

国语辞典
即孔庙。系奉祀孔子的庙宇﹐明清时称文庙。宋欧阳修有《襄州谷城县夫子庙记》。今南京夫子庙始建于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清重建﹐其址在江苏省南京市城南秦淮河北岸。旧为游览之地﹐解放后辟为人民游乐场。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即 孔庙。系奉祀 孔子庙宇, 明 清 时称文庙。 宋 欧阳修 有《襄州穀城县夫子庙记》。今 南京 夫子庙 始建于 宋 景祐 元年(公元1034年), 清 重建,其址在 江苏省 南京市 城南 秦淮河 北岸。旧为游览之地,解放后辟为人民游乐场。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