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律

词典解释


行军不守纪律。《易·师》:“师出以律;失律,凶也。”也用以称出战失利。《南史·张永传》:“以北行失律,固求自贬。”
诗歌不合格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然北人大抵以‘相’字作入声,至今犹然,不独乐天。老杜云:‘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亦从入声读,乃不失律。”

词典名字:

失律

词典发音:

shī lǜ

国语辞典

失律 shīlǜ

(1) [indiscipline]∶行军无纪律

(2) [lose a war; be defeated]∶也指出战失利

王师失律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军行无纪律。

《易·师》:“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后以指战事失利。 《宋书·张永传》:“﹝ 张永 ﹞以北讨失律,固求自贬降号左将军。”
杜甫 《入衡州》诗:“老将一失律,清边生战场。”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六:“庆历 壬年岁,王师失律於 西河 好水川,亡没数巨将 刘平、葛怀敏、任福 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台湾之役》:“有旨以失律诛 郝壮猷,於是诸将咸思进兵。”

⒉  指诗、词不合格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世多言 白乐天 用‘’字,多从俗语作‘思必切’,如‘为问 长安 月,如何不相离’是也。然北人大抵以‘相’字作入声,至今犹然,不独 乐天。老 杜 云:‘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亦从入声读,乃不失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失律

  • 失律,拼音shī lǜ,是指行军无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