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把儿

词典解释: tóu bà er 1.满蒙族妇女的一种发饰。布质薄片,状如桥,插于髻上。国语辞典注音 ㄊㄡˊ ㄅㄚˋㄦ  拼音 tóu bàr舊時婦女頭上梳的髮髻。▶ 《兒女英雄傳.第一二回》:「安太太不會行漢禮,只得手摸著頭把兒,以旗禮答之。」

词典名字:

头把儿

词典发音:

tóu bà er

国语辞典
  • ·族妇女的一种发饰。布质薄片,状如桥,插于髻上。
  • 基本解释

    头把儿[ tóu bàr ]

    ⒈  旧时妇女头上梳的发髻

    《儿女英雄传·第一二回》:「安太太不会行汉礼,只得手摸著头把儿,以旗礼答之。」

    引证解释

    ⒈  满 蒙 族妇女的一种发饰。布质薄片,状如桥,插于髻上。

    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安太太 不会行 汉 礼,只得手摸头把儿,以旗礼答之。”
    《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一枝一丈青的小耳挖子,却不插在头顶上,倒掖在头把儿后边。”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头把儿

  • tóu bà er ㄊㄡˊ ㄅㄚˋ ㄦ
  • 头把儿
  • 满 蒙 族妇女的一种发饰。布质薄片,状如桥,插于髻上。《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 安太太 不会行 汉 礼,只得手摸头把儿,以旗礼答之。”《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一枝一丈青的小耳挖子,却不插在头顶上,倒掖在头把儿后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