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落

词典解释: yí luò1.古称少数民族聚居之地﹐亦借指少数民族。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243页 第2卷 1499

词典名字:

夷落

词典发音:

yí luò

国语辞典
1.古称少数民族聚居之地﹐亦借指少数民族。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称少数民族聚居之地,亦借指少数民族。

《文选·左思<魏都赋>》:“蛮陬夷落,译导而通,鸟兽之氓也。”
刘逵 注:“陬、落,蛮夷居处名也。”
刘禹锡 《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夷落遥知真 汉 相,争来屈膝仪形。”
宋 王禹偁 《宣徽南院使郭公墓志铭》:“西蜀 平,以公知 简州 军事。夷落未化,寇攘孔多。”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夷落

  • yí luò ㄧˊ ㄌㄨㄛˋ 夷落
  • 古称少数民族聚居之地,亦借指少数民族。《文选·左思》:“蛮陬夷落,译导而通,鸟兽之氓也。” 刘逵 注:“陬、落,蛮夷之居处名也。” 唐 刘禹锡 《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夷落遥知真 汉 相,争来屈膝看仪形。” 宋 王禹偁 《宣徽南院使郭公墓志铭》:“ 西蜀 平,以公知 简州 军事。夷落未化,寇攘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