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宗

词典解释

《汉书·梅福传》:“诸侯夺宗,圣庶夺适。”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夺宗,始封之君尊为诸侯,则夺其旧为宗子之事也。”后称夺取嫡长子地位为“夺宗”。

词典名字:

夺宗

词典发音:

duó zōng

国语辞典
《汉书.梅福传》:"诸侯夺宗﹐圣庶夺适。"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夺宗﹐始封之君尊为诸侯﹐则夺其旧为宗子之事也。"后称夺取嫡长子地位为"夺宗"。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后称夺取嫡长子地位为“夺宗”。

汉书·梅福传》:“诸侯夺宗,圣庶夺适。”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夺宗,始封之君尊为诸侯,则夺其旧为宗子之事也。”
三国志·魏志·贾诩传》:“是时 文帝 为五官将,而 临菑侯 植 才名方盛,各有党与,有夺宗之议。”
《隋书·炀帝纪下》:“每矫情饰行,以钓虚名,阴有夺宗之计。”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夺宗

  • 诸侯之家,因各种原因变非大宗为大宗,称为“夺宗”。汉班固《白虎通.宗族》:“诸侯夺宗,明尊者宜之。大夫不得夺宗可?曰:诸侯世世传子孙,故夺宗。大夫不传子孙,故不夺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