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朝请

词典解释

本为贵族、官僚定期朝见皇帝的称谓。古代以春季的朝见为朝,秋季的朝见为请,故名。汉代退职大臣、将军和皇室、外戚,多以奉朝请名义参加朝会。晋代以皇帝侍从官及驸马都尉为奉朝请。南朝为安置闲散官员,奉朝请曾增至六百多人,成为官号之一。隋初罢奉朝请,另设朝请大夫、朝请郎,作为散官官号。朝请郎至元代废除,朝请大夫至清代废除。

词典名字:

奉朝请

词典发音:

fèng cháo qǐng

国语辞典
古代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见为请。因称定期参加朝会为奉朝请。汉代退职大臣﹑将军和皇室﹑外戚多以奉朝请名义参加朝会。晋代以奉车﹑驸马﹑骑三都尉为奉朝请﹐南北朝设以安置闲散官员﹐隋初罢之﹐另设朝请大夫﹑朝请郎﹐为文散官。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见为请。因称定期参加朝会为奉朝请。 汉 代退职大臣、将军和皇室、外戚多以奉朝请名义参加朝会。 晋 代以奉车、驸马、骑三都尉为奉朝请, 南北朝 设以安置闲散官员, 隋 初罢之,另设朝请大夫、朝请郎,为文散官。

《汉书·霍光传》:“光 两女壻为东西宫卫尉,昆弟诸壻外孙皆奉朝请。”
东观汉记·邓禹传》:“官罢列侯就第,位特进,奉朝请。”
《梁书·沉约传》:“﹝ ﹞起家奉朝请。”
《周书·魏玄传》:“﹝ ﹞ 普泰 中,除奉朝请。”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奉朝请

  • 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古称春季的朝见为“朝”,秋季的朝见为“请”。奉朝请者,即有以加朝会的资格。东汉对罢省的三公、外戚、宗室、诸侯,给以此名。使得岁时朝见,以示优待。后在官名上加此字样,如晋宗室外戚为奉车、驸马、骑都尉得,皆奉朝请,表示有享此待遇的资格,实非官名。后晋又罢奉车、骑二都尉奉朝请。南朝常用以安置闲散官员,齐永明中(483-493)曾达六百余人,并成为官号之一。隋罢奉朝请,另设朝散大夫、朝散郎,作为文散官的官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