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印本

词典解释

数种颜色套印的书本。元至元六年(1340年)中兴路江陵(今湖北荆州)资福寺刻的无闻和尚《金刚经注解》,卷首的《灵芝图》和经注均为朱墨两色套印,明以后,逐渐发展到三色、四色乃至五色、六色。

词典名字:

套印本

词典发音:

tào yìn běn

国语辞典
指用两种以上颜色印刷的书本。参见"套印"﹑"套版"。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指用两种以上颜色印刷的书本参见套印”、“套版”。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套印本

  •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分版印刷的图书。常见的有朱墨二色套印本,被称为朱墨本。此外,还有三色、四色、五色、六色套印本。明代发明分版分色套印和凹凸版印技术,称为饾版和拱花,这种印刷方法,常用于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