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子

词典解释: tào zi 1.圈套。 2.固定的格式﹑办法。 3.情节。 4.做成一定形状﹑罩在物体外面的物件。 5.方言。棉衣﹑棉被里的棉絮称。 6.武术运动的成套动作。通常由"起势"至"收势"﹐少则十几个动作﹐多则几十个乃至上百个动作组成一个完整的。国语辞典注音 ㄊㄠˋ ˙ㄗ  拼音 tào zi1. 圈套,計謀。▶ 《西遊記.第二七回》:「師父,我若來遲,你定入他,遭他毒手!」▶ 《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吳公子是慣家,這些,怎地瞞得。」2. 日常應酬的習慣語。後引申指固定的格式。▶ 清.謝榛《四溟詩話.卷三》:「學選詩不免乎,去則語新而句奇。」▶ 《紅樓夢.第五四回》:「賈母笑道:『這些書都是一個,左不過是些佳人才子,是沒趣兒。』」亦作「套語」。3. 做成一定形狀,罩在物體外面的物件。▶ 如:「這是誰的雨傘掉在地上?」4. 棉衣、棉被裡的棉絮。▶ 如:「棉花」。5. 武術對招的成套動作。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286页 第2卷 1542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73页

词典名字:

套子

词典发音:

tào zi

国语辞典

套子 tàozi

(1) [cover;case;sheath]∶做成一定形状、套在外面的东西

沙发套子

(2) [stereotyped remark;conventionality]∶应酬的话

(3) [cotton padding;batting] 〈方〉∶被子里的棉絮

棉花套子

(4) [loop;noose]∶绳子绕成的活套

(5) [convention;formula]∶固定的格式、办法

基本解释

套子[ tào zi ]

⒈  圈套,计谋。

《西游记·第二七回》:「师父,我若来迟,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
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吴公子是惯家,这些套子,怎地瞒得。」

⒉  日常应酬的习惯语。后引申指固定的格式。清·谢榛也作「套语」。

《四溟诗话·卷三》:「学选诗不免乎套子,去套子则语新而句奇。」
《红楼梦·第五四回》:「贾母笑道:『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是没趣儿。』」

⒊  做成一定形状,罩在物体外面的物件。

如:「这是谁的雨伞套子掉在地上?」

⒋  棉衣、棉被里的棉絮。

如:「棉花套子」。

⒌  武术对招的成套动作。

英语sheath, case, cover, conventional method, cliché, trick, (coll.)​ condom

德语Futteral (S)​

法语fourreau, enveloppe

引证解释

⒈  圈套。

西游记》第二七回:“师父,我若来迟,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

⒉  固定的格式、办法。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学选诗不免乎套子,去套子则语新而句奇。”
《红楼梦》第五四回:“这些书就是一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
清 李渔 《意中缘·诳姻》:“娘子,我和你是文字知己,比寻常夫妇不同,须要脱去成亲的套子,欢饮几杯,谈一谈衷曲。”
朱自清 《新诗的进步》:“咏男女自然和旧诗不同,可是大家都泛泛着笔,也就成了套子。”

⒊  情节。

明 史槃 《鹣钗记·尤侯》:“我女儿小小年纪,那晓得这些套子?”

⒋  做成一定形状、罩在物体外面的物件。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墙角倒悬那张七弦琴,琴上的套子不知拿去作了什么,橙黄的穗子仍旧沉沉地垂下来。”

⒌  方言。棉衣、棉被里的棉絮称套子。

李南力 《姜老三入党》:“就一套套子,拿走了家里没得盖。”

⒍  武术运动的成套动作。通常由“起势”至“收势”,少则十几个动作,多则几十个乃至上百个动作组成一个完整的套子。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套子

  • 套子,指做成一定形状、套在外面的东西。见明 谢榛《四溟诗话》卷三:“学选诗不免乎套子,去套子则语新而句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