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数

词典解释: tào shù 1.戏曲或散曲(小令除外)中﹐用多种曲调互相联贯﹑有首有尾﹑成为一套的﹐名。亦称"套曲"。参阅任讷《散曲概论》。 2.手续;程式;套子。 3.比喻格式﹑技巧。国语辞典注音 ㄊㄠˋ ㄕㄨˋ  拼音 tào shù1. 劇曲或散曲中,聯合同一宮調或管色相同之數曲為一首尾完整,同叶一韻的曲。因其成套而可數,故稱為「套數」。亦稱為「套曲」、「散套」。2. 例行的手續、程式,老套子。▶ 《喻世明言.卷三○.明悟禪師趕五戒》:「朝廷設醮,雖然儀文好看,都是套數,那有什麼高僧談經說法,使人傾聽?」▶ 《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幸喜春花是甄家遠方討來的,沒有親戚,無人生端告執人命。卻自有這夥地方人等要報知官府,投遞結狀,相驗尸傷許多套數。」3. 比喻有系統的技巧或手法。

词典名字:

套数

词典发音:

tào shù

国语辞典

套数 tàoshù

(1) [cycle of songs in a traditional opera]∶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

(2) [series of skills and tricks in boxing,etc.]∶比喻成系统的技巧或手法

(3) [conventional remark;polite words;outmoded methods]∶指应酬的话;老一套的办法

(4) [divertimento]∶又名套曲,金、元时代散曲的一种

基本解释

套数[ tào shù ]

⒈  剧曲或散曲中,联合同一宫调或管色相同之数曲为一首尾完整,同叶一韵的曲。因其成套而可数,故称为「套数」。

⒉  例行的手续、程式,老套子

喻世明言·卷三〇·明悟禅师赶五戒》:「朝廷设醮,虽然仪文好看,都是套数,那有什么高僧谈经说法,使人倾听?」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幸喜春花是甄家远方讨来的,没有亲戚,无人生端告执人命。却自有这伙地方人等要报知官府,投递结状,相验尸伤许多套数。」

⒊  比喻有系统的技巧或手法。

引证解释

⒈  戏曲或散曲(小令除外)中,用多种曲调互相联贯有首有尾、成为一套的,名套数。亦称“套曲”。参阅 任讷 《散曲概论》。

⒉  手续;程式;套子。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却自有这伙地方人等要报知官府,投递结状,相验尸伤许多套数。”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非文事》:“先朝 陆釴 诸公号称名家,至如作《易经》时文,亦有套数。”
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朝廷设醮,虽然仪文好看,都是套数,那有什么高僧谈经説法,使人倾听?”

⒊  比喻格式、技巧。

黄宗羲 《七怪》:“有所谓神童者,写字作诗,周旋应对於达官之前……僕从数人为之磨墨伸纸,套数閒熟,累月而致千金。”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套数

  • 套数,汉语词汇。
  • 拼音:tào shù
  • 释义:1、指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比喻成系统的技巧或手法。2. 手续;程式;套子。3. 比喻格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