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伎

词典解释: nǚ jì 1.见"女妓"。国语辞典注音 ㄋㄩˇ ㄐㄧˋ  拼音 nǚ jì1. 人名。夏朝人澆的嫂嫂。亦作「女歧」。2. 傳說中的神女。亦作「女歧」。3. 歌舞妓或樂妓。▶ 《新唐書.卷二二.禮樂志十二》:「山南節度使于頔又獻順聖樂,曲將半,而行綴皆伏,一人舞於中,又令為佾舞,雄健壯妙,號孫武順聖樂。」▶ 《三國演義.第七八回》:「每日設祭,必令奏樂上食。」或作「女妓」。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5326页 第4卷 258

词典名字:

女伎

词典发音:

nǚ jì

国语辞典
  • 见“女妓 ”。
  • 基本解释

    女伎[ nǚ jì ]

    ⒈  人名。夏朝人浇的嫂嫂。也作「女歧」。

    ⒉  传说中的神女。也作「女歧」。

    ⒊  歌舞妓或乐妓。也作「女妓」。

    新唐书·卷二二·礼乐志十二》:「山南节度使于頔又献顺圣乐,曲将半,而行缀皆伏,一人舞于中,又令女伎为佾舞,雄健壮妙,号孙武顺圣乐。」
    三国演义·第七八回》:「每日设祭,必令女伎奏乐上食。」

    引证解释

    ⒈  见“女妓”。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