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垣

词典解释: nǚ yuán 1.城墙上砌有射孔的小墙,即女墙。国语辞典注音 ㄋㄩˇ ㄩㄢˊ  拼音 nǚ yuán古代城牆上面呈凹凸形狀的矮牆。▶ 《北史.卷九○.藝術傳下.何稠傳》:「其城,周迴八里,城及合高十仞,上布甲兵,立仗建旗。」亦稱為「女牆」。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5328页 第4卷 260

词典名字:

女垣

词典发音:

nǚ yuán

国语辞典
1.城墙上砌有射孔的小墙,即女墙。
基本解释

女垣[ nǚ yuán ]

⒈  古代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状的矮墙。

《北史·卷九〇·艺术传下·何稠传》:「其城,周回八里,城及女垣合高十仞,上布甲兵,立仗建旗。」

引证解释

⒈  城墙上砌有射孔的小墙,即女墙。

墨子·旗帜》:“到女垣,鼓七,举五帜。”
《周书·裴宽传》:“女垣崩尽, 陈 人遂得上城。”
李贺 《贵主征行乐》:“女垣素月咿咿牙帐未开分锦衣。”
王琦 汇解:“女垣,即女墙,城上小墻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女垣

  • 女垣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nǚ yuán ,是指城墙上砌有射孔的小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