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

词典解释: nǚ shén 诗集。郭沫若作。1921年出版。收诗五十六首,《序诗》一首。其中《凤凰涅?fd2d?》,表现诗人对黑暗社会的诅咒和对光明未来的向往;《炉中煤》、《棠棣之花》等,抒发了对祖国真挚的爱;《天狗》、《太阳礼赞》等表现了破坏旧传统的叛逆精神;《地球,我的母亲》等宣扬万物与自我相结合的个性力量。作品反映了五四时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构思新奇,想像丰富,比喻独特。国语辞典注音 ㄋㄩˇ ㄕㄣˊ  拼音 nǚ shén女性的神明。▶ 如:「媽祖是漁民的守護。」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5329页 第4卷 261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59页

词典名字:

女神

词典发音:

nǚ shén

国语辞典

女神 nǚshén

[goddess] 女性的神明或至尊。神话中的女性神仙

基本解释

女神[ nǚ shén ]

⒈  女性的神明

如:「妈祖是渔民守护女神。」

英语goddess, nymph

德语Göttin, Heilige (S)​

法语déesse, fée

引证解释

⒈  神话中女性的神。

袁珂 《中国古代神话》第四章:“那么说这 武罗神 是一个像‘山鬼’样妖媚的女神大约不错罢。”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女神 (郭沫若创作诗集)

  • 《女神》。郭沫若作。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今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本,后又重印多次。
  • 女神 (汉语名词)

  • 女神,是女性的神明或至尊的称谓,特指神话传说中的女性至高者。后来引申为容貌漂亮、具有智慧、优雅、贞洁以及高素质的女性。在现代社会,女神常用来定义男性心目中喜爱,但难以成为真正恋爱对象的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