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相

词典解释

1.迷信者认为主好运的一种相貌。 《晋书·羊祜传》:“﹝ 祜 ﹞遇父老谓之曰:‘孺子有好相,年未六十,必建大功於天下。’”

2.佛教语。指佛陀所具有的三十二种“相”(不同凡俗的显著特征)和八十种“好”(不同凡俗的细微特征)。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玩真》:“诸般好相能停妥。他真身在 补陀 ,咱 海南 人遇他。”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就中白毫光,普照世大千,八十种好相,一一功德圆。”参见“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词典名字:

好相

词典发音:

hǎo xiāng

国语辞典
1.迷信者认为主好运的一种相貌。 2.佛教语。指佛陀所具有的三十二种"相"(不同凡俗的显着特征)和八十种"好"(不同凡俗的细微特征)。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迷信者认为主好运的一种相貌。

《晋书·羊祜传》:“﹝ ﹞遇父老谓之曰:‘孺子有好相,年未六十,必建大功於天下。’”

⒉  佛教语。指佛陀所具有的三十二种“相”(不同凡俗的显著特征)和八十种“好”(不同凡俗的细微特征)。参见“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汤显祖牡丹亭·玩真》:“诸般好相能停妥。他真身补陀,咱 海南 人遇他。”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就中白毫光,普照世大千,八十种好相,一一功德圆。”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好相

  • 迷信者认为主好运的一种相貌
  • “﹝祜﹞遇父老谓之曰:‘孺子有好相,年未六十,必建大功於天下。’”
  • 2、佛教语。指佛陀所具有的三十二种“相”(不同凡俗的显著特征) 和八十种“好”(不同凡俗的细微特征)。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玩真》:“诸般好相能停妥。他真身在补陀,咱海南人遇他。”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就中白毫光,普照世大千,八十种好相,一一功德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