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品

词典解释

1.旧时品评书画、文物用语。谓精妙之作。

2.好的人品。

1.旧时品评书画、文物用语。谓精妙之作。

《宋史·文苑传六·李公麟》:“自 夏 商 以来,鐘、鼎、尊、彝,皆能考定世次,辨测款识。闻一妙品,虽捐千金不惜。”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所论画之三品,盖扩前人所未发。论曰:气韵生动,出於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笔墨超絶,传染得宜,意趣有餘者,谓之妙品;得其形似而不失规矩者,谓之能品。” 清 包世臣 《安吴论书·国朝书品》:“醖酿无迹,横直相安,曰妙品。”

2.好的人品。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他如此妙品,有多少人想物色的。”

词典名字:

妙品

词典发音:

miào pǐn

国语辞典
1.旧时品评书画﹑文物用语。谓精妙之作。 2.好的人品。
基本解释

妙品[ miào pǐn ]

⒈  极精美的作品。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笔墨超绝,传染得宜,意趣有余者,谓之妙品。」

劣货 俗品

英语a fine work of art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品评书画、文物用语。谓精妙之作。

《宋史·文苑传六·李公麟》:“自 夏 商 以来,鐘、鼎、尊、彝,皆能考定世次辨测款识。闻一妙品,虽捐千金不惜。”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所论画之三品,盖扩前人所未发。论曰:气韵生动,出於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笔墨超絶,传染得宜,意趣有餘者,谓之妙品;得其形似而不失规矩者,谓之能品。”
包世臣 《安吴论书·国朝书品》:“醖酿无迹横直相安,曰妙品。”

⒉  好的人品。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他如此妙品,有多少人想物色的。”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妙品

  • 妙品,汉语词汇。
  • 拼音:miào pǐn
  • 释义:1、旧时品评书画、文物用语,谓精妙之作。2、好的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