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形

词典解释

古代道家用语。谓人身是自然所付与的形体。《庄子·知北游》:“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陆德明释文:“司马云:‘委,积也。’”俞樾曰:“司马云:‘委,积也。’于义未合。《国策·齐策》:‘愿委之于子。’高注曰:‘委,付也。’成二年《左传》:‘王使委于三吏。’杜注曰:‘委,属也。’天地之委形,谓天地所付属之形也。”参见“委蜕”。

词典名字:

委形

词典发音:

wěi xíng

国语辞典
1.谓自然或人为所付与的形体。 2.置身。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谓自然或人为所付与的形体。

《庄子·知北游》:“舜 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
郭庆藩 集释引 俞樾 曰:“天地之委形,谓天地所付属之形也。”
白行简金跃求为鏌鋣赋》:“金有利用,跃而呈祥。腾沸渭炎彩,耀赫奕之雄光,始则沉潜,将委形於锻铸,终能踊跃,求效用於锋鋩。”
金 王若虚 《白发叹》诗:“区区亦何必,此身终委形。”

⒉  置身。

《晋书·皇甫谧传》:“或谓 謐 曰:‘富贵人之所欲,贫贱人之所恶,何故委形待於穷而不变乎?’”
元 袁桷 《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诗之六:“其西何寥寥,云有古先生。巖居时一食,委形澹无营。”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委形

  • 委形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自然或人为所付与的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