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嬉

词典解释: xī xī 1.喜笑貌。 2.和乐貌。国语辞典注音 ㄒㄧ ㄒㄧ  拼音 xī xī遊戲取樂。▶ 《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大孩兒鬧攘攘,小孩兒袞毬。」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5476页 第4卷 408

词典名字:

嬉嬉

词典发音:

xī xī

国语辞典
  • 喜笑貌。
  • 和乐貌。
  • 基本解释

    嬉嬉[ xī xī ]

    ⒈  游戏取乐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大孩儿闹攘攘小孩儿衮毬嬉嬉。」

    引证解释

    ⒈  喜笑貌。

    《易·家人》“妇子嘻嘻” 唐 陆德明 《经典释文》卷二:“嘻嘻, 张 作嬉嬉, 陆 作喜喜。”
    柳永 《抛球乐》词:“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手簇鞦韆架。”

    ⒉  和乐貌。

    明 许潮 《武陵春》:“见了些处堂燕雀嫚嬉嬉,栋将焚全不知几。”
    清 唐甄 《潜书·仁师》:“市集攘攘,老幼嬉嬉,妇子依依。”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嬉嬉

  • 嬉嬉,是汉语词汇,出自《易·家人》,解释为喜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