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

词典解释: zǐ gōng 人和动物雌性生殖器官的一部分。在人体,形状像倒放的梨,上端较大,前后略为扁平,下段比较狭窄伸入阴道。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地方。成年女性的内膜发生周期形的一系列变化,最后内膜脱落、伴有出血即为月经。国语辞典注音 ㄗˇ ㄍㄨㄥ  拼音 zǐ gōng雌性動物生殖器的主要部分,由平滑肌肉所構成的中空器官。位於小骨盤內膀胱與直腸之間,以子宮頸與陰道相連,底部兩側與輸卵管相通。為胎兒發育的場所。

词典名字:

子宫

词典发音:

zi gōng

国语辞典

子宫 zǐgōng

[uterus ; womb] 雌性动物孕育幼仔的肌性器官

基本解释

子宫[ zǐ gōng ]

⒈  雌性动物生殖器的主要部分,由平滑肌肉所构成的中空器官。位于小骨盘内膀胱直肠之间,以子宫颈与阴道相连,底部两侧与输卵管相通。为胎儿发育的场所。

引证解释

⒈  人或动物雌性生殖器官的一部分。卵子受精后,在子宫内发育成胎儿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子宫 (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

  • 子宫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位于骨盆腔中央,在膀胱与直肠之间。子宫大小与年龄及生育有关,未产者约长7.5cm、宽5cm、厚3cm,子宫可分为底、体与颈三个部分。宫腔呈倒置三角形,深约6cm,上方两角为“子宫角”,通向输卵管。下端狭窄为“峡部”,长约1cm。峡部在妊娠期逐渐扩展,临产时形成子宫下段。
  • 宫体与宫颈比例因年龄而异,婴儿期为1:2,青春期为1:1,生育期为2:1。子宫正常稍向前弯曲,前壁俯卧于膀胱上,与阴道几乎成直角,位置可随膀胱直肠充盈程度的不同而改变。 子宫壁由外向内为浆膜、肌层及粘膜(即内膜)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