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

词典解释


黄河古渡口名。在今河南孟津东、孟州市西南。《书·禹贡》:导河“东至于孟津”。相传周武王伐纣,在此盟会诸侯并渡河,故一名盟津。一说本作盟津,后讹作孟津。又名富平津。东汉置关于此,为雒阳周围八关之一。西晋后建有河桥,北魏又筑河阳三城于南北两岸及河中洲上,历代为兵争要地。
县名。在河南省洛阳市北部,北临黄河。焦枝铁路经过境内。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古为孟津渡。秦设平阴县,三国魏改称河阴县,隋并入洛阳县。宋移置河清县,金改孟津县。以古孟津(黄河渡口)得名。农产以小麦、玉米、棉花、烟草为主。特产“孟津梨”、“黄河鲤鱼”。工业有机械、化肥、纺织、食品等。手工艺品有唐三彩。古迹有东汉光武陵、龙马负图寺、拟山园帖碑。

词典名字:

孟津

词典发音:

mèng jīn

国语辞典
1.古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相传周武王在此盟会诸侯并渡河,故一名盟津。一说本作盟津,后讹作孟津。为历代兵家争战要地。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 黄河 津渡名。在今 河南省 孟津县 东北、 孟县 西南。相传 周武王 在此盟会诸侯并渡 河,故一名 盟津。一说本作 盟津,后讹作 孟津。为历代兵家争战要地。

《书·禹贡》:“导 河积石,至于 龙门,南至于 华阴,东至 厎柱,又东至于 孟津。”
汉 史岑 《出师颂》:“昔在 孟津,惟师 尚父。”
南朝 梁 沉约 《法王寺碑》:“昔 周 师集於 孟津,汉 兵至於 垓下。”
明 沉采 《千金记·投阃》:“南征北讨,堪除残暴,把 江 淮 尽扫。义兵咸瞻旗纛,分明是会合 孟津 来到。”
康有为 《法国革命史论》:“欲以君主立宪定国,以中流人士执政,如捧土以塞 孟津,无所济矣。”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孟津

  • 孟津:古代地名
  • 孟津:明代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