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论

词典解释

1.独立的见解;无人赞同的意见。

2.一篇论著。

词典名字:

孤论

词典发音:

gū lùn

国语辞典
1.独立的见解;无人赞同的意见。 2.一篇论着。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独立的见解;无人赞同的意见。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然孤论难持,犯欲难成,众怨难积,疑似难分,故累载不为明主所察。”
曾巩 《人情》诗:“诗书落落成孤论,耕钓依依忆旧游。”
陆游 《贺莆田右相启》:“方孤论而折群邪之鋭,盖一身为众正之宗。”

⒉  一篇论著。按,“孤论”指 汉 崔寔 《政论》。 寔 字 元始

《魏书·崔光传》:“元始 孤论,充 汉帝 之坐; 孟皇 片字,悬 魏王 之帐。”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孤论

  • 孤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ū lùn,是指 独立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