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期生

词典解释: ān qī shēng 1.亦称"安期"。亦称"安其生"。 2.仙人名。秦﹑汉间齐人,一说琅琊阜乡人。传说他曾从河上丈人习黄帝﹑老子之说,卖药东海边。秦始皇东游,与语三日夜,赐金璧数千万,皆置之阜乡亭而去,留书及赤玉舄一双为报。后始皇遣使入海求之,未至蓬莱山,遇风波而返。一说,生平与蒯通友善,尝以策干项羽,未能用。后之方士﹑道家因谓其为居海上之神仙。事见《史记.乐毅列传》﹑汉刘向《列仙传》等。国语辞典注音 ㄢ ㄑㄧˊ ㄕㄥ  拼音 ān qí shēng人名。秦琅琊人(今山東省諸城縣東南),生卒年不詳。受學於河上丈人,於海濱賣藥,始皇東遊,相談三晝夜,賜予金帛,皆置之而去,留書以別,謂後千年求我於蓬萊山,始皇遣使入海尋之,遇風浪而還。漢武帝時,李少君言嘗遊海上,見食巨棗,其大如瓜。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731页 第3卷 1325

词典名字:

安期生

词典发音:

ān qī shēng

国语辞典
1.亦称"安期"。亦称"安其生"。 2.仙人名。秦﹑汉间齐人,一说琅琊阜乡人。传说他曾从河上丈人习黄帝﹑老子之说,卖药东海边。秦始皇东游,与语三日夜,赐金璧数千万,皆置之阜乡亭而去,留书及赤玉舄一双为报。后始皇遣使入海求之,未至蓬莱山,遇风波而返。一说,生平与蒯通友善,尝以策干项羽,未能用。后之方士﹑道家因谓其为居海上之神仙。事见《史记.乐毅列传》﹑汉刘向《列仙传》等。
基本解释

安期生[ ān qí shēng ]

⒈  人名。秦琅琊人(今山东省诸城县东南)​,生卒年不详。受学于河上丈人,于海滨卖药,始皇东游,相谈三昼夜,赐予金帛,皆置之而去,留书以别,谓后千年求我于蓬莱山,始皇遣使入海寻之,遇风浪而还。汉武帝时,李少君言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其大如瓜。

引证解释

⒈  亦称“安期”。亦称“安其生”。仙人名。 秦、汉 间 齐 人,一说 琅琊 阜乡 人。传说他曾从 河上丈人 习 黄帝、老子 之说,卖药 东海 边。 秦始皇 东游,与语三日夜,赐金璧数千万,皆置之 阜乡 亭而去,留书及赤玉舄一双为报。后 始皇 遣使入海求之,未至 蓬莱山,遇风波而返。一说,生平与 蒯通 友善,尝以策干 项羽,未能用。后之方士、道家因谓其为居海上之神仙。事见《史记·乐毅列传》、 汉 刘向 《列仙传》等。

《史记·封禅书》:“安期生 僊者,通 蓬莱 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汉书·蒯通传》:“通 善 齐 人 安其生,安其生 尝干 项羽,羽 不能用其策。而 项羽 欲封此两人,两人卒不肯受。”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年非 安期、彭祖 多歷之寿,目不接见神仙,耳不独闻异説,何以知长生之可获,养性之有徵哉!”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醉入 东海 骑长鲸。”
明 高启 《赠李外史》诗:“我闻 安期 古策士,亲见 楚 汉 争雌雄。”
清 孙枝蔚 《列仙诗》:“霸王 虚有重瞳子,那识 安期 是异人。”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安期生

  • 安期生,亦称安期、安其生。人称千岁翁,安丘先生。琅琊人阜乡人。师从河上公,黄老道家哲学传人,方仙道的创始人。道教视安期生为重视个人修炼的神仙,故上清派特盛称其事。传说他得太丹之道、三元之法,羽化登仙,驾鹤仙游,或在玄洲三玄宫,被奉为上清八真之一,其仙位或与彭祖、四皓相等。在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中列在第三左位,奉为“北极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