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行

词典解释

1.徐行,缓行。

2.谓发于本愿,从容不迫地实行。语本《礼记·中庸》:“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宋陈亮《勉强行道大有功》:“彼皆大圣人,安行利行何所不可,又復何求於天地之间而若此其切哉!”明方孝孺《赠周履素序》:“古之君子,出环堵之室,而任天下之重,顺运安行,不动气貌者,所学皆可用而未尝为无用学也。”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易》至韦编三絶,不知繙閲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词典名字:

安行

词典发音:

ān xíng

国语辞典
1.徐行,缓行。 2.谓发于本愿,从容不迫地实行。语本《礼记.中庸》:"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徐行,缓行。

《诗·小雅·何人斯》:“尔之安行,亦不遑舍。”
马瑞辰 通释:“安行对疾行言,即缓行。”
后汉书·崔駰传》:“縶余马以安行,俟性命之所存。”
李贤 注:“安行,不奔驰也。”

⒉  谓发于本愿,从容不迫地实行。

语本《礼记·中庸》:“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彼皆大圣人,安行利行何所不可,又復何求於天地之间而若此其切哉!”
明 方孝孺 《赠周履素序》:“古之君子,出环堵之室,而任天下之重,顺运安行,不动气貌者,所学皆可用而未尝为无用学也。”
郑燮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易》至韦编三絶,不知繙閲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安行 (汉语词汇)

  • 安行,汉语词汇。
  • 拼音:ān xíng
  • 释义:1、徐行,缓行。2、谓发于本愿,从容不迫地实行。
  • 人名:[明]南平(今福建南平)诸生。善书尤工小楷。诸家法书,手追力摹无不宛肖。《南平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