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婢

词典解释: guān bì 1.古时因罪没入官府作奴婢的女子。国语辞典注音 ㄍㄨㄢ ㄅㄧˋ  拼音 guān bì古代罪犯被公家收作奴婢,稱為「」。▶ 《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妾願入身為,以贖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796页 第3卷 1390

词典名字:

官婢

词典发音:

guān bì

国语辞典
古时因罪没入官府作奴婢的女子。
基本解释

官婢[ guān bì ]

⒈  古代罪犯被公家收作奴婢,称为「官婢」。

《史记·卷一〇五·扁鹊仓公传》:「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因罪没入官府作奴婢的女子。

史记·孝文本纪》:“妾愿没入为官婢,赎父刑罪,使得自新。”
新唐书·严武传》:“﹝ 严武 ﹞卒,母哭,且曰:‘而今而后,吾知免为官婢矣。’”
资治通鉴·汉哀帝建平元年》:“舜 择官婢 张弃 为乳母。”
胡三省 注:“官婢,盖以罪没入掖庭,男为官奴,女为官婢。”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官婢

  • 官婢,读音ɡuān bì,汉语词语,指古时因罪没入官府作奴婢的女子。语出《史记·孝文本纪》:“妾愿没入为官婢,赎父刑罪,使得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