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刹

词典解释

指佛寺的塔;敬辞,称僧尼所在的寺庙。

词典名字:

宝刹

词典发音:

bǎo chà

国语辞典

宝刹 bǎochà

[treasure temple] 对佛教寺院的美称

基本解释

宝刹[ bǎo chà ]

⒈  佛土。

《幻三昧经·卷上》:「从宝刹来者,但见众宝。」

⒉  对寺院的敬称。

南朝梁·沈约〈内典序〉:「灵仪炫日,宝刹临云。」
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员外〉诗:「晚登西宝刹,晴望东精舍。」

引证解释

⒈  佛国佛土。据佛经,佛土有七宝庄严,故称。刹,梵语刹多罗的音译省称,意为土地或国土。

《庄严经》卷下:“诸佛国界虽严饰,难比如来宝刹中。”

⒉  佛寺;佛塔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灵仪炫日,宝刹临云。”
唐 白居易 《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员外》诗:“晚登西宝刹,晴望东精舍。”
王世贞鸣凤记·邹林游学》:“矗天宝刹凌云气,吞日瑶山喷火光。”
痛史》第二三回:“自家 疯道人 是也。歷尽名山宝刹,採尽异卉奇葩,修合成药,普济世人。”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宝刹

  • 汉语 bǎo chà
  • 英语 The temple
  • 诸佛的国土或其教化的国土的敬称。例如《大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等,都说佛土有七宝庄严,所以称为宝刹。
  • 敬辞,称僧尼所在的寺庙。佛寺或佛塔的美称。在佛门中,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请问法师,贵宝刹在 那里?"就是请问法师的常住寺院在那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