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郎

词典解释

官名。隋 置,为散官。 唐 沿用。 宋 政和 四年以为与 宣德门 名相同,曾改称宣教郎。 明 、 清 仍为散官。《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最奇异的,乃是上皇登极,恩典下颁,致仕官皆得迁受一纸。宣议即加宣德郎,勑下之日,正遇着他的生辰,亲戚朋友来贺喜的,满座堂中。”

词典名字:

宣德郎

词典发音:

xuān dé láng

国语辞典
官名。隋置,为散官。唐沿用。宋政和四年以为与宣德门名相同,曾改称宣教郎。明﹑清仍为散官。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隋 置,为散官。 唐 沿用。 宋 政和 四年以为与 宣德门 名相同,曾改称宣教郎。 明、清 仍为散官。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最奇异的,乃是上皇登极恩典下颁,致仕官皆得迁受一纸。宣议即加宣德郎,勑下之日,正遇着他的生辰亲戚朋友贺喜的,满座堂中。”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宣德郎

  • 文散官名。官名。隋置,为散官。唐沿用,为文官第十九阶,正七品下。宋沿置,亦为第十九阶,正七品。宋政和四年以为与宣德门名相同,曾改称宣教郎,并定为第二十六阶。明﹑清仍为散官。 明宣德郎为从六品吏员出身升授之阶。清吏员出身者从六品授宣德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