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衡

词典解释

1.《汉书·平帝纪》:“夏,皇后见于高庙,加安汉公号曰‘宰衡’。 ”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周公为太宰,伊尹为阿衡,采伊周之尊以加莽。”后以指宰相。

2.作动词。指为相。

1.《汉书·平帝纪》:“夏,皇后见于 高庙 ,加 安汉公 号曰‘宰衡’。”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周公 为太宰, 伊尹 为阿衡,采 伊 周 之尊以加 莽 。”后以指宰相。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宰衡以干戈为儿戏,縉绅以清谈为庙略。” 唐 李白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诗:“赖得契宰衡,持钓慰风俗。”

2.作动词。指为相。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李右辖抑神致雨二异》:“以公异日当宰衡天下,故敢求决于公。”

词典名字:

宰衡

词典发音:

zǎi héng

国语辞典
1.《汉书.平帝纪》:"夏,皇后见于高庙,加安汉公号曰'宰衡'。"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周公为太宰,伊尹为阿衡,采伊周之尊以加莽。"后以指宰相。 2.作动词。指为相。
基本解释

宰衡[ zǎi héng ]

⒈  伊尹为阿衡,周公为太宰。汉帝兼采伊尹、周公的称号,加王莽号为「宰衡」,位上公。见《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后世沿用为宰相的通称。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宰衡以干戈为儿戏,搢绅清谭为庙略。」

首相 宰辅 宰相

引证解释

⒈  后以指宰相。

《汉书·平帝纪》:“夏,皇后见于 高庙,加 安汉公 号曰‘宰衡’。”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周公 为太宰, 伊尹 为阿衡,采 伊 周 之尊以加 莽。”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宰衡以干戈为儿戏,縉绅以清谈为庙略。”
李白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诗:“赖得契宰衡,持钓慰风俗。”

⒉  作动词。指为相。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李右辖神致雨二异》:“以公异日当宰衡天下,故敢求决于公。”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宰衡

  • 1.汉平帝时加给王莽的官名。
  • 《汉书·王莽传》:“咸曰,伊尹为阿衡,周公为大宰,采伊尹周公称号,加公为宰衡,位上公”。莽因伊尹为阿衡、周公为太宰,故合二人称号以自尊。位上公,又改诸侯王上。
  • 《汉书·平帝纪》:“夏,皇后(即孝平皇后王嬿),见于高庙,加安汉公(王莽)号曰‘宰衡’。”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周公为太宰,伊尹为阿衡,采伊周之尊,以加莽。”
  • 2.指宰相。
  • 3.作动词。指为相(做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