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名符

词典解释

1.旧时迷信,恐小儿夭折,常寄名于道观为徒,道士所授之符箓,称寄名符。

2.迷信者为死后在冥中得到保佑而寄名于神佛作仆役或门徒的凭证。

词典名字:

寄名符

词典发音:

jì míng fú

国语辞典
  • 旧时迷信,恐小儿夭折,常寄名于道观为徒,道士所授之符箓,称寄名符。
  • 迷信者为死后在冥中得到保佑而寄名于神佛作仆役或门徒的凭证。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旧时迷信,恐小儿夭折,常寄名于道观为徒,道士所授之符箓,称寄名符。参见“寄名”。

    《红楼梦》第七四回:“那 王善保 家的带了众人,到了丫鬟房中,也一一开箱倒笼抄拣了一番,因从 紫鹃 房中搜出两副 宝玉 往常换下来的寄名符儿。”

    ⒉  迷信者为死后在冥中得到保佑而寄名于神佛仆役或门徒的凭证。

    李栋 王云高 《彩云归》二:“当 黄维芝 把寄名符递到病人眼前,病人拚了最后的力气,把它用力抓在手里,抛出了最后的两颗浑浊的泪珠之后,眼神就慢慢暗淡了。”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寄名符

  • 寄名符,旧时小孩出生后都会请先生批八字,如果八字过硬刑克父母或者小孩难养,就会寄给菩萨神仙僧人道士或者其他生肖相符人家做寄名子女,以便小孩能够顺利长大成人。
  • 寄名符也叫记名符、记名牌,通常是一块材质各异的牌子,而非符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