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木

词典解释: hán mù 1.耐寒不凋的树木,多指松柏之类。常用来比喻坚贞的节操。 2.泛指寒天的树木。 3.指木柴。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950页 第3卷 1544

词典名字:

寒木

词典发音:

hán mù

国语辞典
  • 耐寒不凋的树木,多指松柏之类。常用来比喻坚贞的节操。
  • 泛指寒天的树木。
  • 指木柴。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耐寒不凋的树木,多指松柏之类。常用来比喻坚贞的节操。

    《文选·陆机演连珠>之五十》:“是以迅风陵雨,不谬晨禽之察;劲阴杀节,不凋寒木之心。”
    刘孝标 注:“夫冒霜雪而松柏不凋,此由是坚实之性也。”
    南齐书·孝义传赞》:“孝为行首,义实因心。白华秉节,寒木齐心。”
    宋 朱熹 《伏读云台壁间秘阁郎中盘谷传丈题诗辄次元韵呈诸同游》:“只有空山无岁月,倚天寒木但苍然。”

    ⒉  泛指寒天的树木。

    南朝 梁简文帝 《登城诗》:“靡靡见虚烟,森森视寒木。”
    唐 寇泚 《度涂山》诗:“流月挥金戈,惊风折寒木。”

    ⒊  指木柴。

    顾况 《焙茶坞》诗:“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寒木 (中国作家)

  • 寒木,原名柴健龙,中国作家,2014年出版短篇小说集《马戏团里的猫》。著有长篇小说《困城之渐变》,发表在“榕树下”文学网。寒木极具思想,是文坛中老一辈作家、评论界寄予厚望的作家。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并在“安徽省青年作家联合会”担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