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辞典
西瓜的别名。泛指秋瓜。指冬瓜。见清·厉荃《事物异名录•果蓏•西瓜》。
基本解释
寒瓜[ hán guā ]
⒈ 西瓜。
引《南史·卷七四·孝义传下·滕昙恭传》:「五岁,母杨氏患热,思食寒瓜,土俗所不产。昙恭历访不能得,衔悲哀切。」
引证解释
⒈ 西瓜的别名。
引元 方夔 《食西瓜》诗:“恨无纤手削駞峰,醉嚼寒瓜一百筩。缕缕花衫粘唾碧,痕痕丹血搯肤红。”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五·西瓜》:“陶弘景 注瓜蒂言, 永嘉 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者,即此也。盖 五代 之先,瓜种已入 浙 东,但无西瓜之名,未遍中国尔。”
⒉ 泛指秋瓜。
引南朝 梁 沉约 《行园》诗:“寒瓜方卧垄,秋菰亦满陂。”
唐 李白 《寻鲁城北范居士》诗:“酸枣垂北郭,寒瓜蔓东篱。”
唐 柳宗元 《同刘十二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诗:“风枝散陈叶,霜蔓綖寒瓜。”
⒊ 指冬瓜。见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果蓏·西瓜》。
网络解释
寒瓜
又名西瓜(学名:Citrullus lanatus,英文:Watermelon),属葫芦科,原产于非洲。西瓜是一种双子叶开花植物,形状像藤蔓,叶子呈羽毛状。它所结出的果实是瓠果,为葫芦科瓜类所特有的一种肉质果,是由3个心皮具有侧膜胎座的下位子房发育而成的假果。西瓜主要的食用部分为发达的胎座。果实外皮光滑,呈绿色或黄色有花纹,果瓤多汁为红色或黄色(罕见白色)。寒瓜之名,最早见于六朝。最初是指冬瓜,因临近冬天才成熟收获故名,又因成熟的瓜皮上常有霜粉名白瓜。南北朝时,北方人称冬瓜,南方人叫寒瓜,是两地方言的差别,说的其实是一种瓜。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以来,才开始称西瓜别名寒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