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壤

词典解释: fēng rǎng 1.疆域;疆界。 2.土堆。 3.培土。国语辞典注音 ㄈㄥ ㄖㄤˇ  拼音 fēng rǎng界域。▶ 唐.駱賓王〈與博昌父老書〉:「雲雨俄別,異鄉。」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006页 第2卷 1262

词典名字:

封壤

词典发音:

fēng rǎng

国语辞典
  • 疆域;疆界。
  • 土堆。
  • 培土。
  • 基本解释

    封壤[ fēng rǎng ]

    ⒈  界域

    唐·骆宾王〈与博昌父老书〉:「云雨俄别,封壤异乡。」

    引证解释

    ⒈  疆域;疆界。

    南朝 齐 谢朓 《与江水曹至干滨戏》诗:“别后能相思,何嗟异封壤。”
    《旧唐书·德宗纪下》:“﹝ 吴少诚 ﹞凶狡成性,扇构多端,擅动甲兵,暴越封壤。”

    ⒉  土堆。

    《太平御览》卷九四七引《符子》:“羣蚁曰:‘彼(指东海之鼇)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逍遥封壤之巔,伏乎窟穴也。’”

    ⒊  培土。

    韦应物 《西涧种柳》诗:“封壤自人力,生条在阳春。”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封壤

  • 封壤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 fēng rǎng,是指 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