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缄

词典解释

包封;封缄标记。

词典名字:

封缄

词典发音:

fēng jiān

国语辞典
包封;封缄标记。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包封;封缄标记。

唐 李适之 《大唐故法现大禅师碑铭》:“永淳 岁,有三婆罗门寄金银珠寳於师,復置牀簀而归西域。其后贼劫房,惟此诸寳独在。出入三载,主乃东来,各以还之,封缄如故。”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丁 督索甚急, 郇 即出旧物以偿之,而封缄如旧,尘已昏垢。”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廷寄》:“故一时机密事件,皆命军机大臣封缄严密,由驛传递,名曰廷寄。”
清 刘大櫆 《许游击墓志铭》:“﹝﹞因究詰来吏,见其语支梧,又文移封缄有谬字,乃转帖县令毋遽发,而属其密以上请。”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封缄

  • 《刑法》侵占罪中的占有情形判断中,行为人受他人委托占有某种封缄的包装物时,并非当然同时占有封缄物内的财物,即在此种情形下,占有封缄物内的财物成立盗窃罪,占有封缄物成立侵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