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夜曲

词典解释: xiǎo yè qǔ 源于中世纪吟唱诗人所唱的情歌,与晨歌对称。常由男子晚上在恋人的窗下演唱,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18世纪70年代在欧洲贵族宫廷里出现的一种器乐重奏或小型乐队演奏的娱乐性组曲,也称,其风格明朗、轻快,近似嬉游曲。国语辞典注音 ㄒㄧㄠˇ ㄧㄝˋ ㄑㄩˇ  拼音 xiǎo yè qǔ一種抒情歌曲。常為獨唱或獨奏形式,多帶有牧歌及戀愛色彩。源於歐洲中世紀的騎士文學,流行於西班牙、義大利等國,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如舒伯特〈〉。也有用樂器合奏者,起於十八世紀,常用為上流社會宴會助興的音樂。如海頓的〈F大調四重奏〉。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351页 第2卷 1607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436页

词典名字:

小夜曲

词典发音:

xiǎo yè qǔ

国语辞典

小夜曲 xiǎoyèqǔ

(1) [serenade]

(2) 主要指夜晚在户外向女人表示爱慕之情所唱或演奏的乐曲

(3) 适合作小夜曲的乐曲

(4) 西洋音乐中的一种小型乐曲,多以爱情为主题

基本解释

小夜曲[ xiǎo yè qǔ ]

⒈  一种抒情歌曲。常为独唱独奏形式,多带有牧歌及恋爱色彩。源于欧洲中世纪的骑士文学,流行于西班牙、义大利等国,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如舒伯特〈小夜曲〉。也有用乐器合奏者,起于十八世纪,常用为上流社会宴会助兴的音乐。如海顿的〈F大调重奏小夜曲〉。

英语serenade

德语Serenade (S, Mus)​, Ständchen (S)​

引证解释

⒈  西洋音乐中的一种小型声乐曲或器乐曲,多以爱情为主题。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小夜曲 (抒情风格声乐体裁形式)

  • 小夜曲(serenade)是一种音乐体裁,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流传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最初,小夜曲由青年男子夜晚对着情人的窗口歌唱,倾诉爱情,旋律优美、委婉、缠绵,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式也有所发展。“中外著名歌曲”中登载的舒伯特、托西尼作曲的小夜曲,都在世界上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