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经

词典解释

唐时以《易》《尚书》《春秋公羊传》《穀梁传》为小经(参见“大经”)。宋徽宗时又以《庄子》《列子》为小经,见宋吴曾《能改斋漫录》

词典名字:

小经

词典发音:

xiǎo jīng

国语辞典
  • 卷数少的经书。
  • 佛经名。净土门三部经中后秦·鸠摩罗什译的《佛说阿弥陀经》之别称。又名“四纸经”。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卷数少的经书。 唐 宋 依经书内容或文字多少,分大、中、小三级。因时因事所指不同。

    新唐书·选举志上》:“凡《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诗》、《周礼》、《仪礼》为中经,《易》、《尚书》、《春秋公羊传》、《穀梁传》为小经。”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二》:“政和 八年御笔:‘……自今学道之士,所习经以《黄帝内经》、《道德经》为大经。 《庄子》、《列子》为小经,外兼通儒书,俾合为一道。大经,《周易》;小经,《孟子》。’”
    《宋史·杨亿传》:“母以小经口授,随即成诵。”
    金农 《寄题李徵君秉元青櫺别业》诗:“小经曾习 严彭祖,至孝无惭 何展禽。”

    ⒉  佛经名。净土门三部经中 后秦 鸠摩罗什 译的《佛说阿弥陀经》之别称。又名“四纸经”。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小经

  • 小儿经小儿锦(小儿经:شِيَوْ عَر دٍ),简称小经消经是运用阿拉伯字母书写汉语(特指兰银官话、中原官话与东北官话)的一种非正规的书写文字。主要是被中国境内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东乡族与撒拉族,为了教导启蒙儿童学习《古兰经》而所运用的。小儿经是用来拼写汉语的拼音文字中历史比较悠久的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