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雁塔

词典解释

在陕西省西安市南荐福寺内。因比慈恩寺的大雁塔略小,故名。建于唐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塔高15层,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地震,塔身中部纵裂,上二层震塌,现存13层,高43.3米。密檐式砖塔,平面正方形,玲珑秀丽,各层南北有圆形拱门,雕刻精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词典名字:

小雁塔

词典发音:

xiǎo yàn tǎ

国语辞典
  • 陕西省·西安市荐福寺内。建于·景龙年间,因此塔比慈恩寺·大雁塔小,故名。塔身为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体型峻秀挺拔。塔原为十五层,经多次地震,塔顶震坍,现余十三层,通高43米。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在 陕西省 西安市 南 荐福寺 内。建于 唐 景龙 年间,因此塔比 慈恩寺 大雁塔 小,故名。塔身为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体型峻秀挺拔。塔原为十五层,经多次地震,塔顶震坍,现余十三层,通高43米。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小雁塔

  • 小雁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荐福寺内,又称“荐福寺塔”,建于唐景龙年间,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塔形秀丽,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 小雁塔和荐福寺钟楼内的古钟合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是西安博物院的组成部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1961年3月4日,小雁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小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