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垢

词典解释: chén gòu 1.灰尘和污垢。 2.犹世俗。 3.比喻微末卑污的事物。 4.犹污染;污损。 5.佛教谓烦恼。国语辞典注音 ㄔㄣˊ ㄍㄡˋ  拼音 chén gòu1. 塵土汙垢。▶ 《西遊記.第三六回》:「我纔面西催馬,被那太陽影射,奈何門雖有字,又被塵垢朦朧,所以未曾看見。」2. 世俗。▶ 《莊子.齊物論》:「無謂有謂,有謂無謂,而遊乎塵垢之外。」3. 比喻微末瑣屑而無用的事物。▶ 《莊子.逍遙遊》:「是其塵垢粃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4. 汙染、汙損。▶ 唐.韋應物〈答令狐侍郎〉詩:「白玉雖塵垢,拂拭還光輝。」

词典名字:

尘垢

词典发音:

chén gòu

国语辞典

尘垢 chéngòu

[dirt and dust] 尘埃和污垢,比喻细微不足道的事物,也指尘世

游乎尘垢之外

基本解释

尘垢[ chén gòu ]

⒈  尘土污垢。

西游记·第三六回》:「我才面西催马,被那太阳影射,奈何门虽有字,又被尘垢朦胧,所以未曾看见。」

⒉  世俗。

《庄子·齐物论》:「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

⒊  比喻微末琐屑而无用的事物。

《庄子·逍遥游》:「是其尘垢粃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

⒋  污染、污损。

唐·韦应物〈答令狐侍郎〉诗:「白玉虽尘垢,拂拭还光辉。」

引证解释

⒈  灰尘和污垢。

《国语·晋语二》:“亡人之所怀挟缨纕,以望之尘垢者。”
韦昭 注:“言尘垢不敢当盛也。”
唐 柳宗元 《马室女雷五葬志》:“家贫,岁不易衣,而天姿洁清脩严,恒若簪珠璣,衣紈縠,寥然不易为尘垢杂。”
曹禺 《雷雨》第一幕:“他的衣服很舒展地贴在身上,整洁,没有一些尘垢。”

⒉  犹世俗。

《庄子·齐物论》:“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
明 王廷相 《<近海集>序》:“其 蓬莱、方丈、扶桑 、灵槎、瑶草、羽人之属,虽非真有,亦足以寄兴於超旷。凡以使我忘夫弃斥之琐尾而乐於尘垢之外者,非兹乎哉?”
章炳麟 《原学》:“冀脱离尘垢,死而宴乐其魂魄。”

⒊  比喻微末卑污的事物。

《淮南子·俶真训》:“以利害为尘垢,以死生为昼夜。”
高诱 注:“尘垢,喻轻也。”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盖将以名位为赘瘤,资财为尘垢也。”
清 刘大櫆 《<郭昆甫时文>序》:“有临大节不夺之心,而后其见於言者,辉光洁白,而不受世俗尘垢之污。”

⒋  犹污染;污损。

汉 庄忌 《哀时命》:“务光 自投於深渊兮,不获世之尘垢。”
唐 韦应物 《答令狐侍郎》诗:“白玉虽尘垢,拂拭还光辉。”
宋 苏轼 《与温公书》:“虽高风伟度,非此细故所能尘垢。然某思之,不啻芒背尔。”

⒌  佛教谓烦恼。

宋 苏轼 《小篆<般若心经>赞》:“举足动念皆尘垢,而以俄倾作禪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尘垢

  • 尘垢,汉语词汇。
  • 拼音:chén gòu
  • 基本释义:[dirt and dust] 尘埃和污垢,比喻细微不足道的事物,也指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