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罗

词典解释

梵语的音译。 义译为戒、善戒、善行等。谓精进持戒,防止身、口、意作恶。

词典名字:

尸罗

词典发音:

shī luó

国语辞典
梵语?īla的音译。义译为戒﹑善戒﹑善行等。谓精进持戒,防止身﹑口﹑意作恶。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梵语的音译。义译为戒、善戒、善行等。谓精进持戒,防止身、口、意作恶。

《大智度论》卷十三:“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
《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 被废 东阳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波罗密,此言到彼岸也。 《经》云:到者有六焉……四曰尸罗,尸罗者,精进也。”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一:“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非,焚烧行人;事等如热,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尸罗

  • 尸罗,含有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等诸义。是六波罗蜜中的"戒行",乃佛陀所制定,令佛弟子受持,作为防过止恶之用。
  • 除此之外,另有修习、正顺、三昧、清凉、安眠、得定、增上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