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蠖

词典解释: chǐ huò 鳞翅目尺蛾科昆虫幼虫的统称。爬行时身体一屈一伸,像用手量长短,故名。身体屈起时如桥,故又称“造桥虫”。成虫身体细瘦,翅大而薄,称为“尺蛾”。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茶、桑、梨等,危害茶树、桑树、果树等。国语辞典注音 ㄔˇ ㄏㄨㄛˋ  拼音 chǐ huò動物名。昆蟲綱鱗翅目蛾科。蛾的幼蟲,寄生於樹木間,以枝葉花果為食。行動時身體上拱,屈伸而行,似人以手丈量距離,故稱為「」。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5077页 第4卷 9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76页

词典名字:

尺蠖

词典发音:

chǐ huò

国语辞典

尺蠖 chǐhuò

[inchworm;looper;geometer] 尺蠖蛾的幼虫,种类很多,是果树和森林的主要害虫

基本解释

尺蠖[ chǐ huò ]

⒈  动物名。昆虫纲鳞翅目尺蠖蛾科。尺蠖蛾的幼虫,寄生于树木间,以枝叶花果为食。行动时身体上拱,屈伸而行,似人以手丈量距离,故称为「尺蠖」。

英语looper caterpillar, larva of moth in family Geometridae, inch worm

引证解释

⒈  尺蠖蛾的幼虫,体柔软细长,屈伸而行。因常用为先屈后伸之喻。

《易·繫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晋 支遁 《咏利城山居》:“跡从尺蠖屈,道与腾龙伸。”
清 赵翼 《高年》诗:“诗已寒蝉噪,心犹尺蠖伸。”
闻一多 《诗与批评·女神之时代精神》:“忏悔是美德中最美的,他是一切的光明底源头,他是尺蠖的灵魂渴求展伸的表象。”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尺蠖

  • 尺蠖(chǐ huò),尺蛾的幼虫
  • 属于节肢动物,昆虫纲,鳞翅目,尺蛾科昆虫幼虫统称。尺蠖身体细长,行动时一屈一伸像个拱桥,休息时,身体能斜向伸直如枝状。完全变态。成虫翅大,体细长有短毛,触角丝状或羽状,称为“尺蛾”。
  • 全世界约有12000种,我国约有43种。危害果树,茶树、桑树、棉花和林木等。如茶尺蠖食害叶片,严重时造成光秃现象使枝条干枯 , 严重影 响林木当年的生长,反复受害的植株会死亡。严重威胁以红荷木为主的防 护林带安全。静止时,常用腹足和尾足抓住茶枝,使虫体向前斜伸,颇像一个枯枝,受惊时即吐丝下垂;又如枣尺蠖,不仅食害枣树,酸枣的叶片,并食嫩芽、花蕾。雌成虫无翅,雄成虫全体灰褐色,前翅有褐色波纹2条。我国南北各地最常见的桑尺蠖,常作为“拟态”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