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

词典解释: (1630-1696) : 明末清初诗人。初名绍隆,字翁山、介子,番禺(今属广东)人。青年时参加抗清活动,失败后一度为僧。后北游各地,图谋复明。著作有《翁山诗外》等五种,合称“屈沱五书”。国语辞典注音 ㄑㄩ ㄉㄚˋ ㄐㄩㄣ  拼音 qū dà jūn人名。(西元1603~?)初名紹隆,字翁山,又字介子,明末番禺人。以詩文著名於世,與陳恭尹、梁蘭佩並稱嶺南三大家。著有《成仁錄》、《廣東新語》、《四書補注》、《翁山詩略》、《文外》、《詩外》等書。

词典名字:

屈大均

词典发音:

qū dà jūn

国语辞典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屈大均

  •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