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滞

词典解释: qū zhì 1.久居下位。 2.指久居下位之人。 3.形容语言艰涩。国语辞典注音 ㄑㄩ ㄓˋ  拼音 qū zhì1. 命運乖滯,屈居下位的人。▶ 《三國志.卷五十二.吳書.步騭傳》:「騭前後薦達屈滯,救解患難,書數十上。」2. 應對困難。▶ 晉.干寶《搜神記.卷十八》:「包十聖,貫三才,箴八儒,擿五禮,華無 不應聲屈滯。」 。」

词典名字:

屈滞

词典发音:

qū zhì

国语辞典
1.久居下位。 2.指久居下位之人。 3.形容语言艰涩。
基本解释

屈滞[ qū zhì ]

⒈  命运乖滞,屈居下位的人。

《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步骘传》:「骘前后荐达屈滞,救解患难,书数十上。」

⒉  应对困难。晋·干宝 。」

《搜神记·卷十八》:「包十圣,贯三才,箴八儒,擿五礼,华无 不应声屈滞。」

引证解释

⒈  久居下位。

《北齐书·段荣传》:“诸人膝行跪伏,称觴上寿,或自陈屈滞,更请转官。”
南朝 陈 徐陵 《右吏部尚书答诸求官人书》:“君非屈滞,岂可相期?”

⒉  指久居下位之人。

《三国志·吴志·步骘传》:“騭 前后荐达屈滞,救解患难,书数十上。”

⒊  形容语言艰涩。

干宝搜神记》卷十八:“比復商略三史,探颐百家,谈 老 庄 之奥区,披《风》《雅》之絶旨,包十圣,贯三才,箴八儒,擿五礼, 华 无不应声屈滞。”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果而有娠,母忽聪明,高论剧谈,言无屈滞。”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屈滞

  • 屈滞(qū zhì)
  • 1.久居下位。2.指久居下位之人。3.形容语言艰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