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和尚

词典解释: shān hé shàng 1.鸟名。因其鸣声似和尚念经而得名。国语辞典注音 ㄕㄢ ㄏㄜˊ ㄕㄤˋ  拼音 shān hé shàng動物名。一種鳥。鳥綱佛法僧目戴勝科。由額至頭部後方有羽毛構成羽冠,羽毛多呈灰赤色,翼上有翠色圓點。以其鳴聲似和尚念經而得名。修其舌尖,可教以言語。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182页 第3卷 776

词典名字:

山和尚

词典发音:

shān hé shàng

国语辞典
  • 鸟名。因其鸣声似和尚念经而得名。
  • 基本解释

    山和尚[ shān hé shàng ]

    ⒈  动物名。一种鸟。鸟纲佛法僧戴胜科。由额至头部后方有羽毛构成羽冠,羽毛多呈灰赤色,翼上有翠色圆点。以其鸣声似和尚念经而得名。修其舌尖,可教以言语。

    引证解释

    ⒈  鸟名。因其鸣声似和尚念经而得名。

    宋 王质 《林泉结契》卷一:“山和尚,身灰褐色,脑觜俱黑,声浊圆,间若诵 牟尼 号者,旋杂他声。”
    杨慎 《鹧鸪天》词:“弹声林鸟山和尚,写字寒虫水秀才。”
    清 李调元 《峨嵋山赋》:“雨道士之喜雨至,山和尚之好山栖。”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山和尚

  • 清·慵讷居士《咫闻录》卷四:浙江于潜县岩峦纵错,怪异恒多。离城百里,有谭升者入城探亲,至夜寄住茅屋中。夜半,月光中照见山腰有一怪,缁衣露顶,青面獠牙,直趋而下,至茅屋,穴隙相窥,知内有人,即伏地膜拜,起即开口,咬开栅栏,正欲穿屋,适有数人来,怪遂遁。众人日:此怪名“山和尚”,盘踞此山百馀载,喜食生人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