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

词典解释

短小质朴、节奏自由的民间歌曲,流行于中国南方农村或山区

形式短小、曲调质朴、节奏自由的民间歌曲,流行于南方,多在山野劳动时歌唱。

唐 李益 《送人南归》诗:“无奈孤舟夕,山歌闻竹枝。” 宋 张耒 《上元》诗之三:“江边灯火似秋萤,哀怨山歌不可听。” 明 祝允明 《前闻记·沉孝子》:“乃起跳舞而唱山歌,作嬉笑以乐母。” 巴金 《家》四十:“三个舟子在那里一面摇橹,一面唱山歌。”

词典名字:

山歌

词典发音:

shān gē

国语辞典

山歌 shāngē

[folk song] 短小质朴、节奏自由的民间歌曲,流行于中国南方农村或山区

舟子在那里一面摇橹,一面唱山歌

基本解释

山歌[ shān gē ]

⒈  一种形式短小,节奏自由,曲调爽朗质朴,流行于山村间的民歌。

唐·白居易琵琶行〉:「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牧歌 农歌 村歌

英语folk song, mountain song

德语Folksong (S)​

法语chanson folklorique, chant montagnard

引证解释

⒈  形式短小、曲调质朴、节奏自由的民间歌曲,流行于南方,多在山野劳动时歌唱。

李益 《送人南归》诗:“无奈孤舟夕,山歌闻竹枝。”
宋 张耒 《上元》诗之三:“江边灯火似秋萤,哀怨山歌不可听。”
祝允明 《前闻记·沉孝子》:“乃起跳舞而唱山歌,作嬉笑以乐母。”
巴金 《家》四十:“三个舟子在那里一面摇橹,一面唱山歌。”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山歌 (民歌体裁)

  • 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的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 高亢 、节奏自由 。
  • 山歌,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原、内地、山乡、渔村及少数民族地区。流传极广,蕴藏极丰富。山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泛指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区,人们在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娱自乐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近些年有音乐家和学者认为,草原上牧民传唱的牧歌、赞歌、宴歌,江河湖海上渔民唱的渔歌、船歌,南方一些地方婚仪上唱的"哭嫁歌",也都应归属于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