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踯躅

词典解释: shān zhí zhú 1.杜鹃花的别称。国语辞典注音 ㄕㄢ ㄓˊ ㄓㄨˊ  拼音 shān zhí zhú植物名。小灌木,葉子呈倒卵形或披針形,夏初開漏斗狀紅色花,瓣五裂,萼片小,形似杜鵑花。簡稱為「躑躅」。

词典名字:

山踯躅

词典发音:

shān zhí zhú

国语辞典
杜鹃花的别称。
基本解释

山踯躅[ shān zhí zhú ]

⒈  植物名。小灌木叶子呈倒卵形或披针形,夏初开漏斗状红色花,瓣五裂萼片小,形似杜鹃花。

引证解释

⒈  杜鹃花的别称。参阅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山踯躅》。

唐 韩偓 《见花》诗:“血染 蜀 罗山躑躅,肉红宫锦海棠梨。”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