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面

词典解释

山的南面。 五代 齐己 《题鹤鸣泉》诗:“喷开山面碧,飞落寺门寒。” 宋 苏轼 《初入庐山》诗之一“要识 庐山 面,他年是故人”自注:“山南,山面也。” 宋 赵葵 《行营杂录》:“﹝上﹞遂引羣公及内侍数人入一小殿。多有假山,甚高。山面有洞。上既入,乃復招羣公从行。”

词典名字:

山面

词典发音:

shān miàn

国语辞典
山的南面。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山的南面。

五代 齐己 《题鹤鸣泉》诗:“喷开山面碧,飞落寺门寒。”
宋 苏轼 《初入庐山》诗之一“要识 庐山 面,他年故人自注:“山南,山面也。”
宋 赵葵 《行营杂录》:“﹝﹞遂引羣公内侍数人入一小殿。多有假山,甚高。山面有洞。上既入,乃復招羣公从行。”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山面

  • 山面,读音shān miàn,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山的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