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熟

词典解释

亦作“岁孰”。年成丰熟。《史记·货殖列传》:“夫岁孰取穀,予以丝添。” 唐 韦应物 《答僴奴重阳二甥》诗:“贫居烟火溼,岁熟梨枣繁。”《宋史·食货志上一》:“即同乡三老、里胥召集餘夫,分画旷土,劝令种蒔,候岁熟共取其利。”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八节:“起义的行动,起初只是夺些粮食度日,希望岁熟得归乡里。”

词典名字:

岁熟

词典发音:

suì shú

国语辞典
  • 亦作“岁孰”。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岁孰”。年成丰熟

    《史记·货殖列传》:“夫岁孰取穀,予以丝添。”
    韦应物 《答僴奴重阳二甥》诗:“贫居烟火溼,岁熟梨枣繁。”
    《宋史·食货志上一》:“即同乡三老里胥召集餘夫,分画旷土,劝令种蒔,候岁熟共取其利。”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八节:“起义的行动,起初只是夺些粮食度日,希望岁熟得归乡里。”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岁熟

  • suì shú ㄙㄨㄟˋ ㄕㄨˊ
  • 岁熟(岁熟)
  • 亦作“ 岁孰 ”。 年成丰熟。《史记·货殖列传》:“夫岁孰取谷,予以丝添。” 唐 韦应物 《答僴奴重阳二甥》诗:“贫居烟火溼,岁熟梨枣繁。”《宋史·食货志上一》:“即同乡三老、里胥召集馀夫,分画旷土,劝令种莳,候岁熟共取其利。”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八节:“起义的行动,起初只是夺些粮食度日,希望岁熟得归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