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巾

词典解释

谓掀起头巾,露出前额。 形容态度洒脱或衣着简率不拘。

词典名字:

岸巾

词典发音:

àn jīn

国语辞典
谓掀起头巾,露出前额。形容态度洒脱或衣着简率不拘。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谓掀起头巾,露出前额。形容态度洒脱或衣着简率不拘。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中宗 愈怒,不及整衣履,岸巾出侧门。”
杨万里和章汉直》:“岸巾过我灯前语,赠句清於月底梅。”
宋濂 《南涧子包公碣》:“性嗜酒,虽百觴不乱。当酣适之际,岸巾独坐,高歌八韵律赋。”
陈维崧念奴娇·季沧苇宅夜看歌姬演剧》词:“重逢难必,岸巾且吸船玉。”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岸巾

  • 汉语词汇
  • 释义
  • 谓掀起头巾,露出前额。形容态度洒脱或衣着简率不拘。
  • 典故
  •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 中宗 愈怒,不及整衣履,岸巾出侧门。”
  • 示例
  • 宋 杨万里 《和章汉直》:“岸巾过我灯前语,赠句清於月底梅。” 明 宋濂 《南涧子包公碣》:“性嗜酒,虽百觞不乱。当酣适之际,岸巾独坐,高歌八韵律赋。” 清 陈维崧 《念奴娇·季沧苇宅夜看歌姬演剧》词:“重逢难必,岸巾且吸船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