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

词典解释: yì shān 古称“邹”、“邾”。在山东省邹城市东南。主峰五华峰,海拔555米。山多奇峰怪石,陡峭峻拔,岩洞幽深,风景优美。秦始皇曾登此山,命李斯刻石记功,世称“石刻”。还有白云洞、居龙洞、玉帝洞、朝天泉等名胜。国语辞典注音 ㄧˋ ㄕㄢ  拼音 yì shān地名:(1) 在山東省鄒縣東南。或稱為「邾嶧山」、「鄒嶧山」。(2) 在江蘇省邳縣西南。所產梧桐,適於製琴。或稱為「邳嶧」、「葛嶧」、「距山」、「嶧陽」。

词典名字:

峄山

词典发音:

yì shān

国语辞典
  • 山名。即邹山又名邹峄山邾峄山。在山东省·邹县东南。
  • 基本解释

    峄山[ yì shān ]

    ⒈  地名:(1)​ 在山东省邹县东南。也称为「邾峄山」、「邹峄山」。(2)​ 在江苏省邳县西南。所产梧桐,适于制琴。也称为「邳峄」、「葛峄」、「距山」、「峄阳」。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即 邹山 又名 邹峄山、邾峄山。在 山东省 邹县 东南。 《史记·夏本纪》“嶧 阳孤桐” 唐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嶧山 在 兖州 邹县 南二十二里。 秦始皇 曾登此山刻石记功

    《邹县志》云:‘ 邹山,古之 嶧山,言络绎相连属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峄山

  • 峄(yì)山又名“邹峄山”、“邹山” 、“东山”,海拔582.8米,是我国古代的九大历史文化名山之一,有齐鲁名山归岱峄的美誉。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峄山雄峙于“孔孟之乡”的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东南10公里处,104国道及京沪铁路东侧,京福高速公路和京沪高速铁路西侧,早在秦汉时期就著称于世,它是中国古代的九大历史文化名山之一。
  • 峄山虽然山不高,但却集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于一身,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自然之秀美。孔子、孟子、秦始皇、李斯、司马迁、华佗、李白、杜甫、苏东坡、王安石、欧阳修、黄庭坚、董其昌、郑板桥等都曾登临揽胜,他们留在峄山的三百多处著名的摩崖刻石和碑碣,为峄山增添了奇异的历史文化光彩。
  • 峄山自然景观优美奇特,素有"岱南奇观"、"邹鲁秀灵"、“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