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岸

词典解释: yá àn 1.山崖﹑堤岸。 2.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二》:"同郡陈仲举名重当时,乡里后进莫不造谒,邵独不诣。蕃谓人曰:'长幼之序不可废也,许君欲废之乎?'邵曰:'陈侯高峻,百谷莫得而往。'遂不造焉。"后因以喻人严肃端庄。 3.矜庄;孤高。 4.边际。 5.引申为操守,节概。国语辞典注音 ㄧㄞˊ ㄢˋ  拼音 yái àn1. 高峻的山坡或水邊。▶ 《南史.卷五五.康絢傳》:「或謂江、淮多蛟,能乘風雨決壞,其性惡鐵。」2. 比喻性行兀傲巖峻。▶ 《明史.卷一四八.楊榮傳》:「性喜賓客,雖貴盛無稍,士多歸心焉。」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235页 第3卷 829

词典名字:

崖岸

词典发音:

yá àn

国语辞典
1.山崖﹑堤岸。 2.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二》:"同郡陈仲举名重当时,乡里后进莫不造谒,邵独不诣。蕃谓人曰:'长幼之序不可废也,许君欲废之乎?'邵曰:'陈侯崖岸高峻,百谷莫得而往。'遂不造焉。"后因以喻人严肃端庄。 3.矜庄;孤高。 4.边际。 5.引申为操守,节概。
基本解释

崖岸[ yái àn ]

⒈  高峻的山坡或水边。

《南史·卷五五·康绚传》:「或谓江、淮多蛟,能乘风雨决坏崖岸,其性恶铁。」

⒉  比喻性行兀傲岩峻。

《明史·卷一四八·杨荣传》:「性喜宾客,虽贵盛无稍崖岸,士多归心焉。」

英语cliff, steep slope, fig. arrogant and difficult person

引证解释

⒈  山崖、堤岸。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其道艰阻,崖岸险絶。”
南史·康绚传》:“或谓 江 淮 多蛟,能乘风雨,决坏崖岸。”
唐 张鷟 《游仙窟》:“深谷带地,凿穿崖岸之形;高岭横天,刀削岗峦之势。”
徐迟 《三峡记》:“因为崖岸壁立,险峻、嶙峋的石壁上找不到一块可以平放三角架的地方。”

⒉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同郡 陈仲举 名重当时,乡里后进莫不造謁, 邵 独不诣。

蕃 谓人曰:‘长幼之序不可废也, 许君 欲废之乎?’ 邵 曰:‘ 陈侯 崖岸高峻,百谷莫得而往。’遂不造焉。”
后因以喻人严肃端庄。 《北史·崔儦传》:“若 每谓其子曰:‘ 卢思道、崔儦 杳然崖岸,吾所重也,汝其师之。’”

⒊  矜庄;孤高。

宋 曾巩 《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公平居乐易,无崖岸,及至有所特立,人固有所不能及者。”
《明史·杨荣传》:“性喜宾客,虽贵盛无稍崖岸,士多归心焉。”

⒋  边际。

宋 王安石 《上杜学士言开河书》:“伏惟执事,聪明辨智,天下之事,小之为无间,大之为无崖岸,悉已讲而明之矣。”

⒌  引申为操守,节概。

清 李渔 《凰求凤·画策》:“一个男子汉,大丈夫,也要立些崖岸。难道为着一个女子,好去投河上弔不成。”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崖岸

  • 崖岸,汉语词汇。拼音是yá àn。释义是山崖、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