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牧

词典解释: zhōu mù 1.官名。古代指一州之长。《书.周官》:"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侯伯。"蔡沈集传:",各总其州者。"汉成帝时改剌史为。后废置不常。东汉灵帝时﹐再设﹐掌一州军政大权。魏晋后废。后世借用为对州最高长官的尊称。 2.清代知州也称﹐官阶甚低﹐与知县并称牧令。国语辞典注音 ㄓㄡ ㄇㄨˋ  拼音 zhōu mù職官名。古時分九州,為每州的最高長官。▶ 《書經.周官》:「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內有百揆四岳,外有侯伯。」後指朝廷所委派的州郡最高行政首長。清代時為知州的別稱。▶ 《幼學瓊林.卷一.文臣類》:「刺史、,乃知州之兩號。」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18页 第1卷 718

词典名字:

州牧

词典发音:

zhōu mù

国语辞典
1.官名。古代指一州之长。《书.周官》:"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蔡沈集传:"州牧,各总其州者。"汉成帝时改剌史为州牧。后废置不常。东汉灵帝时﹐再设州牧﹐掌一州军政大权。魏晋后废。后世借用为对州最高长官的尊称。 2.清代知州也称州牧﹐官阶甚低﹐与知县并称牧令。
基本解释

州牧[ zhōu mù ]

⒈  职官名。古时分九州,州牧为每州的最高长官。后指朝廷所委派的州郡最高行政首长。清代时为知州的别称。

书经·周官》:「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
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刺史、州牧,乃知州之两号。」

引证解释

⒈  官名。古代指一州之长。

《书·周官》:“唐 虞 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
蔡沉 集传:“州牧,各总其州者。”
汉成帝 时改剌史为州牧。后废置不常。 东汉 灵帝 时,再设州牧,掌一州军政大权。 魏 晋 后废。后世借用为对州最高长官的尊称。 唐 韩愈 《送灵师》诗:“开 忠 二州牧,诗赋时多传。”

⒉  清 代知州也称州牧,官阶甚低,与知县并称牧令。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州牧

  • 州牧是官名。古代以九州之长为“牧”,“牧”是管理人民之意。